商品详情
- 商品名称:纸上王国汉服折纸手工套装
- 商品编号:MAM010594
- 店铺:纸上王国
汉服,意指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,又称汉衣冠、汉装、华服,自“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”而始,止于清代“剃发易服”。并非人们误以为的“汉朝的衣服”。几千年来,汉服虽历经多个朝代的润色,但最初的“深衣”仍是汉服的不二代表。
传统深衣有三大讲究。一为“交领右衽”,衣服前襟左右相交,汉服为向右掩。二为“褒衣宽袖”,汉服的衣服都宽松,且袖子宽大,长过手臂。三为“系带隐扣”,汉服的衣服大多不用扣子,而用绳带系结。依着如此特性,古人在身着汉服时,走起路来自然会潇洒飘逸,轻挥衣袖,便带起一阵清风。
汉服经历几千年的流畅,在每个特定时期都有不一样的特点。
曲裾,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,汉代仍然沿用,但多见于西汉早期。这种服装通身紧窄、长可曳地,下摆一般呈喇叭状,行不露足。衣袖有宽窄两式,袖口大多镶边。衣领部分很有特色,通常用交领,领口很低,以便露出里衣。如穿几件衣服,每层领子必露于外,最多的达三层以上,时称“三重衣”。另外,汉代窄袖紧身的绕襟深衣。衣服几经转折,绕至臀部,然后用绸带系束,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。
到东汉,由于内衣的改进,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,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,至东汉以后,直裾逐渐普及,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长年累月的战争,不仅造成心理创伤,在服饰上也留下了痕迹。
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,并吸收少数民族服饰特色,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,仿效将士们的铠甲,把内衣外穿。上身穿紧身的衫褥或者袄,衣衫以对襟、交领为多,领、袖都有缘边;下着长裙,腰用帛带系扎。款式多样上俭下丰,衣身部分紧身合体,袖口肥大;裙多为折戟裙,裙长曳地,下摆宽松,给人以俊俏潇洒之感;加上丰富的首饰,反映出奢华靡丽之风。
在隋代及初唐时期,妇女的短襦都用小袖,下着紧身长裙,裙腰高系,一般都在腰部以上,有的甚至系在腋下,并以丝带系扎,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。半臂,又称“半袖”,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。一般为短袖、对襟,衣长与腰齐,并在胸前结带。样式还有“套衫”式的,穿时由头套穿。半臂下摆,可显现在外,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。
宋代是服饰史发展的一颗明珠,其特点是修身适体。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,还是一般的百姓,都流行着直领, 对襟的一种服饰。
褙子,最显瘦的衣服,褙子瘦身窄袖,有长到膝盖和长到脚踝两种,有诗曰:“窄罗衫子薄罗裙,小腰身。”有人问:“这会不会不好走路呢?”不会,褙子的侧边开衩,而且高至腰部位置。
明朝的服饰,从衣料、色彩到纹饰无不一派艳丽之气。明朝中后期天气变得寒冷,为了保暖,明代的汉服上衣被拉长,露裙被缩短,衣领也从宋代的对襟领变为圆领,后期更出现了前代未见的形制款式如立领,以及于一件衣服的显眼处大量使用钮扣。
《左传》记曰:“华夏,有章服之美谓之华,有礼仪之大故称夏。”在人们逐渐重视精神文化的今天,高耸的钢筋丛林中,开始有人发出了对衣冠上国的重新思考:那件曾以章纹标识的华美礼服,今在何方?当人们跟风庆度圣诞,狂热于万圣节,又是否想起自己的上元和冬至?让记忆苏醒,盼有一日,传统文化不再被大众无差别分类为封建糟粕和守旧,归来的汉服不再被“笑问何处来”。
买一套汉服折纸,在家时陪着孩子,在亲子互动的同时,一起了解民族的文化。
评论晒单